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脱贫攻坚的质量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与底色。这几年,徽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扮靓美丽乡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方式增加群众收入,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这是梁倩娟直播时常说的一句话,用直播的方式销售农产品,本是梁倩娟的日常生活。每天带领团队,到农户家收购,将农产品打包发往全国各地……梁倩娟寄出的米、面、油和干野菜等“干货”,通向的则是全国一个个房门紧闭的家庭。
梁倩娟家在青泥岭脚下。很多年前,这里“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运输基本靠驮,几乎没有沥青路和水泥路。为了摆脱贫困的束缚,梁倩娟初中毕业后便踏上了去广州打工的行程。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广州,梁倩娟做过流水线工人、办公室文秘等多份工作,因为踏实肯干,她年年都是厂里的优秀员工。2013年,一次意外的触网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二十七岁的她,要回乡创业,成为了一名电商。
如今的梁倩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也是陇南的电商扶贫带头人,一个人带动了周边300多户群众发展,其中还包括100多家贫困户。通过网络销售,一年下来,她帮助老乡卖出的农特产品超过10万斤。
通畅的网络,便捷的物流、绵延的通村公路像一个个毛细血管,为大山深处的人家带来了养分,也将大山的馈赠运往远方。今天,徽县213个村级物流服务点已经实现全覆盖,全县共计培育电商企业36家,开办各类网店1420家。全县各类电商平台总销售额7亿1969.83万元。
每年九月,在徽县盆地的田间地头总不乏辛勤劳作身影。走进鑫亮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一排排香菇菌袋均匀整齐的摆放在大棚内的架上,散发出阵阵菌香。
辛亮是一名退伍军人。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外地拉货时了解到种植香菇收益相当不错。随即萌发了种植香菇的想法。然而,种植香菇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刚开始种植了15万袋,由于缺乏技术,一半菌棒报废,亏损了 30多万元。
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2013年,辛亮请来了陕西杨凌的技术专家,不断地问,不停地记录,晚上又拿着香菇种植的书籍不停地写写画画。三个月后,辛亮熟练掌握了从香菇种植的全部工艺流程。
在当地政府的协调和帮助下,鑫亮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整合村集体闲置土地和贫困户剩余劳动力,发展食用菌一体化产业。带动合作社22个,贫困户275户。香菇系列产品销往省内外10多个地区,年产值达2310万元。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发展乡村振兴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山水乡愁就是人们的“根”。而对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乡镇所遗存农耕文化进行保护,就是留住“乡愁”。古建筑是一个地域的记忆、 是历史的见证者,载着这里的文化积淀。
如今孩子们成家立业后都陆续搬出了老屋,而尹玉珍依然愿意守在这里。
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稻坪村从一个不见经传的偏远山村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天蓝山绿水清、 村美院净家洁的美丽新村。村里古老的尹家大院和独特的民俗更是成了稻坪村的文化精髓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寻幽揭秘。
随着村里居住环境和条件设施的不断改善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开始陆续回乡创业坐落在江武公路边上的江洛镇龙头新村,宛若一块翡翠,镶嵌在青山绿水间。龙头新村,住着90户村民,是“5·12”汶川地震后从赵河、黄坝、沿川等村庄的危房里搬迁过来的,过去,他们住的是山上的土坯房,走的是陡峭的“烂泥路”,照明用的是煤油灯。
在村两委一班人的带领下,经过10多年的接续奋斗,龙头新村如今已经彻底变了一番模样。
房前屋后庄稼长势喜人,林间成群的散养鸡在觅食,一辆辆小汽车进出村庄……龙头新村人也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如今, 漫步在徽县城乡之间,道路畅通整洁, 花草赏心悦目。未来五年 地区生产总值保持5%增速,建成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小城,着力改善一批特色小城镇。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保持在8%和9%以上这是徽县下一个五年的奋斗目标。
产业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方面。徽县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开发旅游产品。现在,行走在徽县的城乡之间,生活环境变美了,还要有能装进腰包的真金白银。一幅村美、民富、人和的精彩画卷正在徽县绘就。
来源/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 陈德强
编辑/杨家巍
责编/邱晓龙
主编/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