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姚茵,今天的"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陇原红色记忆》,为您分享张秀山的故事。
张秀山,曾用名张绍武、张鸿毓。1911年张秀山出生于神木县一个农民家庭,他在陕西省佳县完全小学读书时接受了革命思想,参加过反帝、反封建斗争。张秀山中学时,曾带头参加过学生爱国运动,被推选为佳县同乡会会长。1929年3月张秀山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9年四五月间,陕甘地区的军阀竭力扩张各自的势力,从而出现有利于革命队伍发展的局面,张秀山自告奋勇要去宁夏、甘肃开展兵运工作。1930年初,奉党组织派遣,张秀山先后在宁夏骑兵第4师、甘肃新编13师等部做兵运工作。此后,张秀山回到陕西铜川县照金镇与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一起,参与陕甘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创建工作,很快开辟了以照金镇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12月,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第2团。张秀山先后任步兵连连长、骑兵连政治指导员。
1933年10月,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机构驻地薛家寨失守,张秀山和吴岱峰带领游击队到七界石、石门关一带打游击,后来北上与红 42 师会合。张秀山所率游击队编入红军主力,不久他被任命为红 42 师党委书记兼骑兵团(红 4 团)政委。
1934年春,张秀山率部参与了南梁根据地的创建斗争,4月,在攻打旬邑县三里塬战斗中,42师政委杨森负伤,张秀山接任红42师政委。5月28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恢复,张秀山担任特委委员、书记,同时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刘志丹任军委主席,张秀山任军委委员。
1935年2月,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统一了陕北和陕甘边两个根据地的领导,张秀山担任西北工委常委、宣传部长,兼任西北军委的供给部长。这时,蒋介石调集6个师共4万兵力,对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大规模的“围剿”。红军转战千里,连战连胜,毙、俘敌3000多人,将红色根据地扩大到30多个县,使陕甘边、陕北苏区连成一片,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1936年3月,党中央调张秀山到中央直属的中共神府特委工作,先后任组织部长、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特委书记。7月,张秀山任红军独立第二师政治委员。由于神府的战略地位重要,国民党同共产党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张秀山领导神府军民艰苦奋战,多次粉碎了敌人的阴谋。1937年4月,神府地区红军与国民党代表举行谈判。经过双方多次较量,最终达成了停战协议。9月,张秀山任中共陕甘宁边区执行委员。
1938年二三月间,日军攻陷晋西北各重镇后,调动兵力,分数路向陕甘宁边区黄河防线进逼。中共中央急调张秀山回神府,继续任神府特委书记兼黄河河防司令部政委,主持神府抗日前线的军政工作。张秀山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抗日方针政策,为把神府建成陕甘宁边区的抗日前哨,成为其他抗日根据地与延安联系的纽带,倾注了极大心血。
1939年9月,毛泽东召集王震、张秀山等领导同志,研究绥德地区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制造磨擦的情况,决定王震任绥德警备区司令员,张秀山任中共绥德特委书记兼警备区政委。1940年1月,张秀山到达绥德。对于挑衅,王震、张秀山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一举消灭了反动的保安团。反磨擦斗争胜利后,绥德警备区内的工人、农民、学生、青年、妇女等各种抗日组织相继建立,抗日救国的各项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945年8月,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后,鉴于东北在战略上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抽调部分党校和机关的精兵强将组成干部团,去东北开展工作。张秀山被任命为东北独立支队政委兼干部团政委。东北支队克服千里行军困难,多次打退敌人进攻,于11月2日到达沈阳,将全团干部顺利带给中共中央东北局。这批县团级干部,对建立和巩固东北根据地起到了重大作用。
1946年初,张秀山随陈云去北满工作,陈云任中共北满分局书记兼北满军区政委,张秀山任分局委员,兼任松江省工委书记兼松江军区政委。当时,北满国民党收编的敌伪残余和土匪有10多万人,而我军主力部队总共不到1500人,斗争形势相当尖锐复杂。为扫除创建根据地的障碍,张秀山在全省展开了大规模的剿匪斗争,为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张秀山任中共松江省委书记。为落实东北局“七七决议”精神,以张秀山为团长的省委工作团,带领广大干部、战士和青年知识分子深入农村,进行土地改革运动。至1947年6月,全省有112万贫苦农民分到了土地,80%的耕地回到了农民手里。翻身后的松江省人民为保卫革命的胜利成果,踊跃参军参战,三年中扩军12.7 万人,这对于一个仅有 200 多万人口的松江省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1948年夏天,东北形势发生根本转变,国民党军队被我百万大军分割包围,“辽沈战役”正在酝酿之中。7月25日,张秀山调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出色地组织全省军民大力支援辽沈战役。
1949年3月,张秀山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组织部部长兼东北局秘书长、东北局党校校长。1952年夏,张秀山升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二副书记兼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979年1月,张秀山就任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同时兼任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副组长。为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抓好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落实下乡知识青年政策,他倾心尽力不断奔波。晚年,他还担任国务院农业研究中心顾问,为农业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1983年全党整风中,张秀山任中共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专职委员,为加强党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在党的十二大、十三大会议上,张秀山当选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6年8月2日,张秀山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杨尚昆、薄一波等,以及中央办公厅、中组部等有关方面负责人,以不同方式对他的逝世表示哀悼。习仲勋、伍修权、马文瑞等在纪念文章中,高度评价他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西北红军、西北革命根据地和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
来源:省委党史研究室
主播:姚茵
编辑:吕星艳
主编:马梅